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文化

华发股份开疆拓土“碰壁”,“科技创新驱动”遭质疑

近日,华发股份对外公布了《“提质增效重回报”行动方案 》,其方案内容包括:持续优化业务发展战略,提升经营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力;聚焦科技创新驱动,凝聚发展动能等等。此前,华发股份还计划发行规模不超过55亿元的可转债,用于项目投资和建设、偿还债务和其他战略投资。动作频频的华发股份似乎想在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拼搏一番,其业绩端却已经显露疲态。2024年前三季度,华发股份实现营收315.6亿元,同比下降33.21%;实现归属净利润13.31亿元,同比下降39.56%。而在过去2年,华发股份就已经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:2022年至2023年,华发股份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7.97%、19.35%,净利润增速分别为-18.31%、-29.58%。2023年,华发股份的净利润仅为18.38亿元,与2017年(16.10亿元)相当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今年9月24日,央行推出多项涉房地产重磅政策,包括降准、政策利率下调、存量房贷降息、降二套首付比例、提高再贷款中央资金支持比例、续期“金融16条”等,旨在稳定房地产市场。但是华发股份并没能吃到房地产的政策红利,单季度业绩降幅进一步扩大。2024年第三季度,华发股份实现营收67.16亿元,同比大幅下降57.42%;实现归属净利润6610万元,同比大幅下降75.98%。分析认为,华发股份的扩张政策无法抵抗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大势——一边是销售额和投资低迷,一边是库存高涨。据统计,2024年前10月,国内百强房企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4.7%。2024年前三季度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.1%,跌幅与上半年末持平。其中,住宅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为75.9%,同比减少10.5%。截至2024年9月末,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3.4%,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0.8%。2024年上半年,华发股份实现销售452亿元,2023年上半年同期则实现销售金额769.3亿元,销售面积247.8万平方米。华发股份的销售金额出现了大幅度缩水,更耐人寻味的是,华发股份未在2024年上半年报中披露销售面积数据。截至2024年9月30日末,华发股份的存货周转率为0.098,上年同期则为0.151。截至期末,华发股份的存货规模高达2684亿元,占总资产的比例为61.35%。低迷的销量与高企的库存同样困扰着华发股份。同时,华发股份一边扩张员工队伍,一边降低员工薪酬的经营策略也遭到诟病。2022年华发股份的在职员工数为8178人,职工薪酬为11.62亿元,员工平均年薪为14.20万元。而2023年华发股份在职员工大幅增长至14948人,公司职工薪酬总数为9.55亿元,平均每人年薪为6.39万元,较上年降幅超过一半。不仅如此,华发股份的员工构成也存在令人疑惑的地方。分岗位来看,2023年华发股份的员工人数增量主要集中在技术人员,从2022年的3,588人增长至10,994人。是分学历来看,华发股份的员工增量集中在专科和高中学历以下,学历为专科的人数从2022年的1,285人增长至3,267人,职工从2022年的976人增长至6,288人。这可能意味着华发股份招募了大量的技术工人。但是华发股份对自己的“科技创新驱动”是这样阐述的:公司不断完善优秀人才引进和关键人才培养机制,通过中长期激励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、培训宣贯活动等营造良好创新氛围,释放创新活力;同时,以华发股份人居研究院创新平台为载体,携手清华大学、中国建科院等科研机构,打造技术创新合作平台,赋能主业和创造更大更优价值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华发股份显然是以“高精尖”标榜自己,但是财报显示,华发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为4453万,同比下降20.54%,占营收的比重仅为0.1%。华发股份并没有展现出“科技创新驱动”的“诚意”。(内容来源|远见资本局)
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分享到: